九九热在线视频播放,91香蕉视频APP污下载安装
400-900-8885

事業(yè)單位貼近平“語” 打造面試亮點

經(jīng)過艱難的筆試奮戰(zhàn),成“公”之最后一路---面試也拉開了帷幕。面試不僅考察考生的外在形象,其闡述的答題內容也至關重要,但在嚴肅緊張的考場上如何短時間內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呢?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,除了常規(guī)的答題思路之外,更應該補充些“高大上”的名言金句來實現(xiàn)“亮眼工程”的打造。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考生積累運用,中公教育特地整理了《平“語”近人》當中的用典及重要講話。

一、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觀

1、衙齋臥聽蕭蕭竹,疑是民間疾苦聲。些小吾曹州縣吏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

——清•鄭板橋《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》

2、政之所興在順民心,政之所廢在逆民心。——《管子·牧民》

3、利民之事,絲發(fā)必興;厲民之事,毫末必去。 ——清•萬斯大《周官辨非》

4、治國有常,而利民為本;政教有經(jīng),而令行為上。 ——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

5、君者,舟也;庶人者,水也;水則載舟,水則覆舟。 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
6、但愿蒼生俱飽暖,不辭辛苦出山林。——于謙《詠煤炭》

7、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 ——《周易》

8、以造福人民為政績,急群眾之所急,想群眾之所想,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。

9、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是檢驗我們一切工作得失成敗的標準。

10、忘記了人民,脫離了人民,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,就會一事無成。

二、以立德重家為主題的榮辱觀

1、國有四維,禮義廉恥,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——《管子》

2、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 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3、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。——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
4、格物致知,誠意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 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5、人有恒言,皆曰天下、國、家。天下之本在國,國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
——《孟子》

6、愛子,教之以義方。 ——《左傳》

7、愛之不以道,適所以害之也。 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
8、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 ——《周易·文言》

9、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。

10、遵守社會規(guī)范、奉行公平正義、知恥行善、廉潔奉公,這是國家富強、社會太平的基本。

三、以尊親愛親為核心的孝道觀

1、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

——唐·孟郊《游子吟》

2、人人親其親,長其長,而天下平。——孟子

3、天地之性,人為貴;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——《孝經(jīng)》

4、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 ——《論語》

5、我們要讓孝老愛親深厚的道德資源凝聚起人心,要讓尊老、敬老強大的道德力量構筑起和諧社會,這將為我們實現(xiàn)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深厚的基礎。

四、以嚴于律己為核心的修身觀

1、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 ——《論語》

2、與人不求備,檢身若不及。 ——《尚書》

3、從善如登,從惡如崩。——《國語》

4、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。——王冕《墨梅》

5、修其心、治其身,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。——王安石《洪范傳》

五、以躬身篤行為核心的實踐觀

1、功崇惟志,業(yè)廣惟勤。 ——《尚書·周書》

2、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——陸游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

3、積土而為山,積水而為海。 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4、空談誤國、實干興邦。 ——顧炎武《日知錄》

5、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 ——荀子《勸學》

6、耳聞之不如目見之,目見之不如足踐之,足踐之不如手辨之。

——劉向《說苑·政理》

7、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(xiàn),屬于勇毅而篤行的人。

8、不做語言上的巨人,行動上的矮子。

9、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,奮斗是艱辛的,奮斗是曲折的,奮斗是長期的,但奮斗者是幸福的!

10、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,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,青春是用來奮斗的。

(責任編輯:李明)

直播公開課
網(wǎng)校師資
會員免費專區(qū)
會員特惠專區(qū)

日利奇之5-20下,學生用戶胡

  •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
  • 終身會員 198
尊享12大會員特權
  1. 好課免費

人工咨詢

全國統(tǒng)一咨詢熱線

400-900-8885

課程咨詢請按1
售后服務請按2
9:00-21:00 節(jié)假日不休

商務合作

企業(yè)微信

微信掃碼添加

考編考證必備小工具
中公網(wǎng)校小程序
精選免費公開課
中公網(wǎng)校視頻號
中公教育官方網(wǎng)課平臺
中公網(wǎng)校極速版APP
資訊答疑試題
中公網(wǎng)校公眾號

Copyright?2000-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備10218183號-41 京ICP證161188號  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802020664號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